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七十一周年,掐指一算,也是我和西藏“相爱相守”的第九个年头了。
二○一三年,还在上大一的我,一个人背着背包,坐着绿皮火车,从长春到拉萨,五千零二十一公里,一路翻越念青唐古拉山,穿过可可西里无人区,耳机里听着“坐上了火车去拉萨,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”。贪婪地看着车窗外低矮的蓝天白云,怀揣着对理想最纯粹、最无畏的热爱,一路向西。
我们的一生中,什么时候挣脱父母的庇护,什么时候迈向梦想的第一步,什么时候找准人生的方向……都会构成命运的巨变,只是当时站在十字路口的我们并不晓得,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。我未曾想到,这个进藏的决定足以改写我往后的人生,同时,也给我的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经过一路的长途跋涉,我终于抵达布达拉宫脚下,不由得热泪盈眶。直到现在,我都很难定义那眼泪的含义,是震撼、是感动,亦是如愿以偿。
我坐在路边,沐浴着拉萨的日光,这时,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奶声奶气的童音:“姐姐……”我睁开眼,一位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的藏族小女孩出现在我的面前,皮肤黝黑,脸蛋上有两朵可爱的高原红,她腼腆地笑着,怯生生地问我:“姐姐,你是天使吗?”我低下头,忍俊不禁,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今天身穿的白色连衣裙让她有了什么“误会”。我惊讶于小孩子内心世界的单纯,我不是天使,但她却让我看到了天使的模样。
在西藏,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……许多场面,让我的内心特别平和,都说要来西藏走走,可以领悟和放下。其实这种顿悟不完全是西藏给的,也是在自己看过世界,看过不同人的生活方式后,内心真正的自在与放下。
这里没有大城市的车水马龙,也没有往来行人的步履匆匆,时间都不忍打扰这里的宁静,悄悄放慢了脚步。
走进“玛吉阿米”,点一壶甜茶,配一个午后,在西藏,时间仿佛就是用来享受的。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,“好光阴应该是这样吧:一分一秒都过到了心里去,喜悦悦,暖洋洋,不嫌浪费,不嫌有悲有喜有惆怅,甚至喜欢那凡尘中小小的烦恼,喜欢那生活里必要的瑕疵”,用来形容西藏的时光,再合适不过。
当年离开西藏,在心里悄悄和她做了一个约定:十年后,我一定还会再来看你。希望由西藏来见证我人生中变化最大的十年:毕业、工作、结婚、生子。希望十年后,我依旧热泪盈眶,依旧勇敢地站在布达拉宫面前,坚定地说我不遗憾。但或许是魂牵梦萦着布达拉宫清晨的第一缕阳光,或许是想念大昭寺慵懒的午后,或许是难忘珠穆朗玛峰的日落金山,或许是被藏族人民虔诚的灵魂所深深打动,或许仅仅是怀念那一杯没有喝完的甜茶……我与西藏的缘分,远不止这个十年之约。二○一六年,大学毕业,我又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藏的征途,这一次,就再没有离开。三毛说她看见撒哈拉沙漠,仿佛感应到了自己前世回忆似的乡愁。那么,于我而言,西藏,就是我的乡愁。我深深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。
梦想照进现实的光,是勇敢者的勋章。能有追逐梦想的机会和勇气,能在魂牵梦萦的地方生活,我比别人多了很多幸运。但实现梦想也需付出代价,那便是背井离乡,远离双亲,每次妈妈在车站送我远行时都会泪眼婆娑。看着妈妈满头的白发,我浪迹天涯的心不是没有动摇过,只是年少的梦啊,真的很难割舍。
这五年来,东北往返西藏的道路我已数不清走了多少遍,我依旧乐此不疲,依旧无怨无悔,但也依旧漂泊流浪,依旧居无定所。这其中的酸甜苦辣,如鱼饮水冷暖自知。如果早知道是这样,我想二十岁的那个我,依旧会义无反顾、勇往直前。这个世界很公平,想拥有与众不同的人生,那就要付出一部分青春与常人吃不了的辛苦,来换谁也偷不走的阅历。
我所处的地区,条件艰苦。冬天很冷,但没有供暖,只能借助电暖气和电热毯取暖,同时,又非常干燥,哪怕开着加湿器,第二天醒来,嗓子都疼痛无比。驻村期间,停水停电更是常有的事儿,只能挑着桶去河边打水。水实在得来不易,舍不得用来洗衣服,于是,就拿着脏衣服去河边洗,河边有个大石头,我苦中作乐,学着古代浣女的样子,拿着竹棒拍打衣服,衣服是否洗干净不知道,倒是溅了自己一身的水。洗完衣服,伴着夕阳暖红色的余晖,步履轻盈地哼着歌往回走,恰巧遇上了放羊回来的牧民,羊群“咩咩”地叫着,像是在给我伴奏。因为停电,村里的夜晚漆黑又宁静,星星又大又亮,仿佛触手可及,真想摘下一颗,挂在房间里,给我照个亮。驻村的日子真的很苦,但却也乐在其中,唯有热爱,可抵岁月漫长。
我把人生最好的青春年华亲手剪下,又亲手缝进了与西藏相处的朝朝暮暮。扎根西藏,我用镜头去定格精彩,用文字去记录感动,用脚步去丈量变化。身处举世瞩目的“世界屋脊”,西藏七十一年来的发展突飞猛进,人民生活今非昔比,实现了跨越上千年的沧桑巨变。如今的西藏,原野千里,处处生机勃勃;高山大川,一派欣欣向荣。我很荣幸能够见证西藏的变化,更荣幸的是能够参与其中,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我期待着,也见证着,西藏下一个更好的十年!
(发表于《参花》2022年,2期中)
想看更多散文,可订购当期或订阅《参花》
咨询电话0431-81686158,咨询QQ22011378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