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稿电话:0431-81686158

TOP

四姓同祠的村庄
2021-10-29 13:26:08 来源: 作者:周崇贤 【 】 浏览:451次 评论:0
12.5K

    多年之前,当我坐着绿皮火车穿越五岭时,遍布岭南乡村的祠堂,就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,那里差不多每个村都建有大大小小的祠堂。这在我的老家,绝对是稀罕事物。

    在我的记忆中,祖辈也算是大户,连屋数十间,可偏偏就没有一间供族人聚集祭祀祖先的祠堂,因为这个,我对广东人的宗族情结油然生出敬意。

    我曾问读过私塾的母亲,为什么我们家没建祠堂?母亲的回答很简要,她说,广东很多村子都是同姓人,翻开家谱基本都是一个祖宗。有的大家族,宗族观念很强,就算往下传了一二十代,叔伯兄弟,辈分依然不乱。

    而我们老家人员构成较杂,一个村往往十几甚至几十个不同的姓氏,宗族文化没有土壤,所以也没谁想到要去建个祠堂。

    珠三角历史并不悠久,都到明朝了,才慢慢从水泽变成陆地。于是,以农业为生的周边民众,都前往珠三角抢占沙田,你争我抢,免不了发生打斗。而对“家缘社会”的中国来说,自古就是“打虎亲兄弟,上阵父子兵”,不团结就没有力量,就抢不到沙田,所以这个阶段建祠堂以凝聚族人,成了当时大兴土木的一景。这些祠堂,不只是因为祖先崇拜,还象征着一个宗族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,张王李宋,威不威水,只需看看他们的祠堂建得咋样,就知道了。

    那么,不同姓氏的人,会合在一起建祠堂吗?

    有这么一天,佛山三水白坭镇的中社村,出了一个“四姓同祠”的新闻。

    栖身西江水畔的白坭,和所有岭南人一样,天生就有顽强的祠堂情结,这个顽强,与白坭祖上的辉煌有关。明清时代的白坭,曾经是西江第一大港,商贾往来如鲫,市镇繁花似锦,那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。白坭人除了有钱,还有文化,因为隔西樵山比较近,免不了会受理学文化的辐射和影响,也因此,白坭的宗族文化十分发达,全镇六十多个自然村,几乎村村有祠堂。只是,像中社村这样的“四姓公祠”,却是独此一家,别无分店。

    中社村有四大姓,分别是邓、林、李、何,现有四百多人。其中邓氏家族,早在南宋末年,就从江西南昌县一路向南,迁到了南雄珠玑巷,小歇一脚,喘口气之后,又在南宋咸淳十年(公元1274 年)再出发,披星戴月,一路风尘迁到白坭圩文山村安营扎寨,这一住就跨越元朝,进入明代,然后又移居到中社村,算是开村鼻祖。而林氏李氏,也在明朝时期先后从三水六大岗、天湖村迁过来同村。

    “四姓公祠”的基础,从一九五三年开始。那年,在政府号召下,中社村成立了农民互助组,顾名思义,就是鼓励大家互相帮助。

    后来,互助组又改成了合作社,到一九五八年再改为人民公社,成立了集体食堂。全村人都在一个饭堂开饭,亲得就像一家人的温暖记忆,让大家的姓氏观念越来越淡。特别是接下来的几年,自然灾害导致粮食急剧减产,村民在困境中,更是体会到了互相帮助,共渡难关的重要和可贵。

    中社村祠堂以前是邓姓家族的宗祠,始建于清朝,新中国成立后,祠堂慢慢变成村民的公共场所。二〇一七年十二月,经过四姓村民集体商量,决定把邓氏宗祠改造成“中社公祠”。从此,村中敬老宴、婚宴、乒乓球赛、龙舟赛等活动,都有一个集体筹划实施的地方。

    中社村“四姓共融”成了新闻,也成就了一段乡村佳话……

    头顶五月的骄阳,站在中社村口的江堤上,迎着水汽清凉的江风,我仿佛看见“中社公祠”大步穿过岭南“一姓一祠”的宗族界限,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


(发表于《参花》2021年,7期

想看更多散文,可订购当期或订阅《参花》 

咨询电话0431-81686158,咨询QQ2201137863

 

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:
Tags: 责任编辑:shenhuagxx
】【打印繁体】【投稿】【收藏】 【推荐】【举报】【评论】 【关闭】 【返回顶部
上一篇彭昌游记 下一篇游走在时间里的父亲

评论

帐  号: 密码: (新用户注册)
验 证 码:
表  情:
内  容:

相关栏目

最新文章

图片主题

热门文章

推荐文章

相关文章

广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