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话说:“过了腊八就是年。”儿时在故乡,一过腊八,年集就拉开了过年的序幕。
年集在公社所在地的镇上,离我们村有十来里地。那时全村也没有几辆自行车,更没有公共汽车,村人大都是“坐11 号汽车”—— 步行而去。
镇街是一条狭长的且有两个弯的老街, 宽不过六米左右,长约一两千米。镇街容不下年集太多的商贩,有的商贩就将摊位摆到了将要进入镇街的路两边,加长了年集。加长的年集,主要卖的是十里八村的木匠们纯手工制作的桌椅板凳、案板、擀面杖、锅盖、锅笼等,桌椅板凳有的涂着大红的漆,有的没涂,纯天然。还有用高粱秸秆纯手工编的各种各样的或盛食物或洗菜用的筐,放饺子、花糕、包子等面食的箅儿,以及用麦秸秆编的锅笼头等。都就地杂乱地摆放着。
随着鱼群样的人流进入镇街,各种叫卖声声声入耳,卖核桃、柿饼的,卖笤帚、炊帚、扫帚的,卖衣裳、鞋帽的……不一而足。炸麻烫(长方形或圆形片状,中间用刀划上两道)、三角(三角形的菜角)、糖糕的香味儿虽早已窜入人们的鼻腔,腰系油渍围裙的女人还不时喊上两声:“热嘞——麻烫!” 羊汤平时就是镇街上的特色,隔不多远,路边就有一家卖羊汤的。锅口直径一米左右, 里面熬着羊骨头,上面飘着红红的辣椒羊油和一圈儿葱花,散发着诱人的羊肉味儿。镇上谁家来了客,主人就会让着:“走,去街上喝碗羊汤。”谁来镇街上办事,一般也都要来上一碗。粗瓷碗,不大,一毛钱一碗, 还可以续汤。年集时,羊汤摊那儿几张一米多长不足两拃高的低板凳,更是六月的核桃——满仁(人)。没座儿的就站着,照样享受着羊汤的美味。
年画是年集上占地比较大的摊位,就地摆着关公、赵云、秦叔宝、尉迟恭等;中堂《寿星图》《猛虎下山》《高山流水》等;还有《穆桂英挂帅》《三打白骨精》《西厢记》《红楼梦》《白蛇传》等四条屏、六条屏、八条屏,以及《胖娃娃》《年年有余》《庆丰收》《助人为乐》《牛郎织女》《嫦娥奔月》《天女散花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等单幅画,令人目不暇接,眼花缭乱。买几幅年画是必不可少的,没有年画, 家里就没有了过年的氛围。卖年画者根本不用吆喝,只顾忙不迭地卷着顾客挑好的年画, 然后用纸绳一系,交给顾客。
最热闹的是卖鞭炮的摊位,摊主大嗓门边喊着“听听咱嘞炮响不响”,边用吸着的香烟点燃了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的两响炮, “嗵——”的一声,手中的两响炮便蹿上了天,接着“哒——”的一声在空中炸响。或捏着起火带炮点燃,只听起火“嗖儿——” 地尖叫着,火箭似的蹿上了天,蹿到力所能及的高处,便“哒——”的一声炸响。或手提一挂千支鞭点燃,转着圈儿走,或将礼花炮放到地上点燃,放射出火树银花……这些有声有色的广告,磁石吸铁屑般吸引着人们, 谁能不买些带回家呢?
腊月二十前,年集上的人还不算太多, 之后,人们便像蚂蚁搬家似的从四面八方涌来,整个镇街的人如同蜂箱上的蜜蜂,你挤我扛。赶年集一般都是货比三家,先看后买。到后半晌,已基本买齐,人们便手提肩扛地满载而归,犹如过江之鲫,“游”入镇街四周的条条“支流”。等到大年三十将近中午时, 镇街上便空荡荡,就如伏天石板上的一滴滴水珠瞬间蒸发了一样。这时,整个镇上和四周的村庄,都不约而同地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。
五十多年没赶故乡的年集了,但那淳朴的乡风民风,那浓郁的乡情乡韵,那热闹非凡的场景,尤其是一进腊月,便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。
从故乡人的微信中得知,如今,故乡的年集仍然传承延续着,镇上不仅开辟了新的街道,吸引了更多的商户,各种年货也更加丰富了。
真想再赶一次故乡的年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