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怒放的秋天,如意先生甚是得意,他的金菊雍容富贵、瓣如金丝、满室生香,引得爱花人士纷纷前来观赏品评。
如意先生已是耳顺之年,虽说人生不如意处十八九,但是老了儿孙满堂、家境宽裕,如意先生颇觉心满意足。他自认为心里了无牵挂,每日里关注的只有两样,一是他的儿子、一是他的菊花,就像攥在手里一枚硬币的正反面,哪一面都缺不得。
如意先生一辈子做人做事以菊花为榜样。他说菊花有三和之德:一是谦和,不论贫家还是富家,一样开得绚丽,不挑不拣;二是平和,不管春红还是夏紫,都不凑热闹,当开即开;三是气和,虽有后发优势,却不骄不躁,赏心悦目。这也是他爱菊使然。因为做事心平气和、谦虚自重,如意先生虽然没当上官、没发大财,却得到了老友亲朋一致的钦佩。所谓菊品就是人品,没有菊花心、怎做菊花友呢?
如意先生的儿子也是给他做脸,少年学习好,考上了名牌大学,后来考上了公务员,二十八岁已是科长。近日里好几位老友打电话来,透露组织上已经把儿子列为近期发展对象,有望成为最年轻的副局长,将来前途无量。
儿子想要当官,这让如意先生再也无法心平气和。儿子一心要提拔上去,和儿媳一起求他,让他带上菊花去前任县委书记家走动,送几盆菊花还算事吗?退休的前任县委书记也是个花痴,尤其爱菊,和如意先生以菊会友。为什么送花给前任县委书记?因为现任县委书记是老书记一手培养起来的,两人亦师亦友。
儿子要进步,错了吗?现在是竞争的时代,往往这次赶不上、下次更赶不上。这是儿子求他送花的理由。如意先生当然明白儿子的意思。前任县委书记他是认识的,而且颇有渊源,这是让他拿菊花做敲门砖。他觉得这样做有损菊花的品德,遇事挖门盗洞,谦虚何在?不相信自己的能力,却想用人际关系证明自己,平和在哪里?竞争竞争,贵在公平,没有公平,谁能气和呢?
可是这件事由不得他,不愿做也得做。花没了可以再养,误了儿子的前程那就会后患无穷。他清楚,不光儿子在催促他,老伴、儿媳、孙子都在等他送花呢。
他送的菊花真是一块敲门砖,儿子当上了副局长,略有遗憾,试用期一年。他在一家人的心目中更加高大起来。但是如意先生实在高兴不起来,菊花送走了,屋子里空了起来,没有了菊香,屋子里不是正味,他觉得自己拿菊花给儿子跑官,是做了钻营之徒,是做蝇营狗苟的勾当,他对不起送走的菊花!
这一天,如意先生回到家里,已是夜色深沉。他带回来好几盆更美的菊花,有白的、有蓝的、有粉的,像领进家里几位高洁的君子,屋子里顿时弥漫开菊花的香气。
儿子回来,问菊花哪里来的。如意先生带着酒意告诉他,这是县委书记送给他这位副局长的。儿子有些诧异,书记为啥要送我菊花呢?如意先生说:“县委书记让我转告你,送你菊花,就是要求你向菊花学习!我给老书记送的菊花,老书记说味道不对,要留下来养一养,散一散邪气。这些菊花是老书记让县委书记转送你的,让我教你领悟菊花的品德,想清楚为什么当官,怎样当官,为谁当官?”
又过了几天,县委书记约如意先生的儿子谈话,问他菊花养得怎么样,向菊花学习得怎么样。新任的最年轻副局长做了深刻的自我批评。县委书记满意地说:“送你菊花,看来没白送,让你学习菊花,就是让你明白做官先做人的道理。菊花可以凋谢,但是品格不会改变。学习菊花的品格,才能当好官,走正路,才能有菊花一样的芬芳人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