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条路原来是条沙土路,宽约两米,是老金带领乡亲们用锄头,铁锹一寸寸挖出来的。原来的羊肠小道,又细又多弯,雨天泥泞不堪,一不小心就会滑个脚底朝天。老金还记得他在这条小路踩着了一堆牛粪,人滑倒跌落在路下的水田里,喝了一肚子混浊的田水。从那以后,老金下定决心,要修一条大路,通往山外。他的想法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,大家用了差不多一年时间,终于挖出一条约十公里的沙土路。有了这条路,村民出行方便多了。后来,老金坐着租来的一辆人货两用车,举家迁往城里定居。老金记得那天的天空下着毛毛雨,货车在路上打滑, 一家人下来推车,泥浆不断从车轮飞溅,衣服也被溅得污脏不堪。
老金的妻子有些依依不舍,眼中带泪: “我们家的农田以后怕是要长草了!”
老金有些生气:“那你自己留下来耕田吧!再不出去县城,我们永远要在这里耕田, 儿女们的婚事也会受影响,不走出去,永远是井底之蛙!”
妻子抹了下红红的眼圈,没有再说话。只是她有晕车症,一路呕吐到了县城。
老金的妻子因为害怕坐车,此后的几十年间都没有回过家乡。老金的泥房子也因年久失修,在一场大雨后倒塌了。乡下的亲人也相继搬离了小村子,到城里镇里定居了。故乡成了老金夫妇回不去的地方……
老金在小女儿的搀扶下,慢慢地走在水泥路面上。水泥路上,一坨牛粪映入老金的眼帘。老金闻到了那种熟悉的气味。
女儿拿出手机,拍了几张照片。
孙子金子言拿出无人机航拍山村的美景, 老金感慨万千:“真想不到啊,现在想拍就随时可拍,当年想拍张相片,要到县城去, 还要节衣缩食一段时间才可以照到一张相!”
金子言把拍好的视频给老金看,老金看到镜头里的自己,开心得像个孩子。他对小女儿说:“不用你扶了,我要自己走路,走得精神一些!子言,帮爷爷重新拍过!一定要拍这坨牛粪!”
金子言是个青春活力的青年,农业大学刚毕业。他从来没有回过爷爷奶奶多次说起的故乡,对这里的一切都觉得很新奇。
老金一边走一边指着公路下方的田地对小女儿说:“这就是我跌倒在田里喝了田水的地方,如果不是因为那次跌倒,可能还没有那么大决心发动乡亲们挖出这条公路呢!”
金子言说:“爷爷,我小时候向您要钱买零食,您老是说没钱没钱,老是说自己穷, 原来您家里有田啊!”
老金哈哈大笑:“我的钱都让你奶奶保管了,我想花钱,也要叫你帮忙呢!你知道, 奶奶最听你的话了,你要天上的月亮,她连星星也会替你摘下来!”
一家人都开怀大笑起来。
三
车子快到村口时,老金终于看到了那个小山村,他出生长大却又离开的故乡。
“快停车,看看是哪个人在割野草!”
老金连忙把头伸出窗外,只见一个中年汉子在一畦山地旁边,手持一条竹竿一样的棍子,在对着旁边的杂草挥舞着,一阵阵刺耳的声音响起,杂草纷纷倒地。老金奇怪地问那汉子:“哥记,你拿着的是什么东西, 这么利害!”
老金喜欢称成年男子为“哥记”,称成年女子为“妹妹”,他自从进城居住之后就学会了这样称呼,他觉得这样称呼人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
汉子说:“阿伯,你城市来的吧。这个是割草机啊,你没有看过吗?”
老金说:“我只见过镰刀,锄头,铲子, 割草机我可是第一次见啊!等我试试看会不会使。”
老金跃跃欲试。汉子却说:“阿伯,你就看看好了,我怕你手颤抖哦!”
老金执拗地拿过割草机,他按汉子教的使用方法颤巍巍地割起草来,女儿吓得提心吊胆,连忙制止:“老爸,你停手吧,别吓人啦!”
老金哈哈大笑:“怕什么,老爸年轻时抡大锤砸铁,近百斤重的锤都举得高高呢!”
金子言充满敬佩地对老金说:“爷爷, 你真棒哦,简直是英雄不减当年!”
汉子也大笑起来:“看来阿伯真的老当益壮啊!我长年累月在家耕田种地的,今年才五十多岁,现在也觉得没有多大力气了。我儿子叫我到城里帮他打理工厂,劝我别耕田了,我在儿子家里住不习惯啊!我是劳碌命啊,一天不做工不舒服。再说,现在农村的撂荒田地太多,过去最好的田地现在长满了草,多可惜!我打算趁有力气,再耕几年。这里的田地如果以后还有人承包就好了,不用撂荒,我也可以安心享福啦!”
一旁的金子言听到爷爷与汉子的对话, 听到这里很多撂荒田时,他顿时来了兴趣。他记起女朋友的父亲说想到山村承包荒地种植水稻。
金子言对老金说:“爷爷,我想回来承包这里的撂荒田种水稻。”
老金惊讶地问:“你确定自己不是一时头脑发热?你没有经历耕田种地那种辛苦, 你看你这白面书生一个,你受得了那种苦吗?”
金子言笑着说:“我女朋友都不怕耕田种地,她喜欢种花,她肯定会喜欢这里。她看了我拍的视频,早已经爱上这地方啦!她说等爸爸有时间,就与爸爸妈妈一起来这里考察,她爸爸一直想到山区承包一些水田种植生态蔬菜和水稻,这里的气候环境最适合了。”
老金闻言,更惊喜万分:“子言,你有女朋友了?你这保密工作做得到家啊!是哪里的姑娘?她肯来这山旮旯?说不定她来一趟就不敢再来第二次了!”
金子言说:“爷爷,你放心,我女朋友一家都是新型农民,她父母都是种花能手, 女朋友从小就到家里的花场去帮忙了,她比我还能吃苦啊!相信她会来这里与我一起种田,我们要做青春合伙人,一起回农村创业!”
老金听了,若有所思:“爷爷那代人, 因为穷,拼命都想离开家乡,为了过上好生活, 不惜背井离乡,在外面哪怕是累死忙活的, 也不愿意回家乡,可到你这一代却想回来。年轻人,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啊!”
金子言充满信心地说:“现在什么年代了,交通这么便捷,城乡距离非常近,能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工作和生活,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,我希望所学的专业回来能发挥作用。”
老金看着孙子年轻的脸,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,他们都在年轻时选择了奋斗。只是,他们选择的背景却不同,他们一个渴望出去,一个渴望回来。
(发表于《参花》2023年4期下)
想看更多作品,可订购当期或订阅《参花》
咨询电话0431-81686158,咨询QQ220113786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