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文学何为”的再思考
——《参花》文学创作座谈会
本刊讯 2018年9月29日,一场以“文学何为”为主题的文学创作座谈会在我社举办,由我社社长(总编辑)徐文、常务副总编肖英奎主持,出席会议的有:省作协副主席、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张顺富,省新诗学会常务副会长潘占学,长春市南关区统战部常务副部长、作家潘大成,著名诗人韩山寺,吉大附中副校长、作家薄景昕,《中国产经新闻报》驻吉林站站长孙昌辉以及吉林省参花杂志社的编辑。
*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:“一部好的作品,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。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,不要沾满了铜臭气。优秀的文艺作品,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、艺术上取得成功,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。”这在某种程度上深刻地阐述了“文学何为”的意义,也是此次文学创作座谈会探索的核心问题。
会上,张主席首先发言,用生活实例抛砖引玉,分享了关于文学创作在思想上的内涵,并用独到的见解讲述了《红楼梦》与长白山文化的历史渊源,让人耳目一新,受益匪浅;潘占学与韩山寺两位老师分别阐述了古体诗、现代诗如何在创作上升华情感和主题思想;作家潘大成从自身写作经验出发,分享了自己对“文学何为”的看法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薄景昕和记者站代表孙昌辉,也分别从自身行业特点出发,发表了个人对文学创作的看法。最后《参花》社长、总编辑徐文,常务副总编肖英奎从《参花》出发,以杂志的办刊特点和办刊宗旨出发,总结:只要人类还存续,只要人类还需要精神的星空和地平线,文学就肯定广有作为和大有作为。
习总书记说:“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,一旦离开人民,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、无病的呻吟、无魂的躯壳。”文学写作,心中要永远装着“人民”二字。(文/葛星星)